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斌(油画)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生动地被唤起

2016-11-10 17:02:2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刘洁
A-A+

  说不清为什么,每次看张斌的画作,我就不由得想起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总觉得她画的就是那个“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但并非是最美丽的——芸(林语堂评语)。

  芸,在张斌的画作里,或是被其他评论者叫成了白小姐,她穿着民国范儿的旗袍,或是扮作戏剧里的各种角色,或是披着欧洲中世纪的白色斗篷……可简裸、可粗朴、可呆萌、可欢愉、可哀婉、可英武、可华丽……这多姿多情多义的生动,却都归落于一种看似风格整合的面貌和体态上:小脸儿仰似银盘、豆鼻红唇、细眼分散,目光乜斜而游离到无所忌惮,却又柔柔地收束于那纤长而曲婉的脖颈之间;身段儿饱满圆润,丰盈到你最美好的弹性想象,却又弱弱地收藏于那细小而隐约的指尖儿和脚尖儿,如同花瓣儿。这,正是林语堂所赞叹的“芸”吧?哀思凄楚、缠绵悱恻,而归于和美静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悠扬而不激越。面对此,我们的心气也谦和了。在这卑微与丰富之间,就是这么一种精神气质和一种矛盾情绪,让你不得不在乎。

  在这收放与虚实之间,显然飘逸的是张斌的精神气质。对于张斌这出生于1980年代的人来说,将画作的关注视点由现实主义、历史周遭的窗口转目回来,凝视自己、自身、自心,应该说这种倾向内省、朝向主观的转移,正是这一代人伴随着中国的转型、时代的变迁而

  生逢其时的一种自然转移,更是面对社会主体性具有启蒙意识并进行视像赋形的一次自觉转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与时代语境中,张斌以自心的映照,在美术史的深邃长廊里看见了那位略显病态、落拓不羁、游弋于巴黎的意大利天才画家——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看见了画家演绎的那一个个乜斜无焦的眼神、那飘忽不定的落寞。豁然明亮!张斌说道:“对他笔下的纤长脖颈,神经质、敏感、落寞的人,极其着迷。这对我形成自己风格的绘画有着莫大的启发。”

  着迷,意味着应对有加。2006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毕业不久,张斌就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这当然是极其幸运的,其中自有聪颖和灵悟。“找到方向以后,笔就停不下来了,我把一个个我装进画面里,一个虚幻的身份,一个世外桃源。终于找到了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生活着,安全了,也释然了。”(见张斌油画作品《2007-2012年旗袍系列》)

  在这种安然的内在世界里,张斌的“芸”或叫“白小姐”,就这么灿烂、静息,绽放、归隐,多姿、自束,俨然就是一个在罗曼·雅各布森与罗兰·巴特所论道的“自我指涉性”(self-referentiality)封闭系统中再生的尤物。这尤物是张斌,也是你和我——看客。因为“自我指涉性”的功能是强调要将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自身,而不是直接指涉客观外界。也就是说,具有这种“自我指涉性”特征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影视、绘画等)并不直接描摹现实,而是强调采用独特的艺术形式、结构变形、反常组合等方式,将客观事物奇异化,将注意力停留在自身,并且经过反思后取得指涉现实的维度,从而打破艺术-现实的“模仿指涉”关系,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来增大或延长艺术的感受难度与过程,由此才能让艺术作品获得分量、价值和充分的关注。在这充满着后现代意蕴的作品中,创作者在高度风格化与虚拟的情境里,采用表现的、诗意的、修辞的策略,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并直指社会主体(包括你我他)的自我立场、情感体验、愿望梦幻,唤起的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唤起的更是一种打通创作者-绘画-观者的主观通感维度,直接指涉的是画者自己,也是观看者。

  伴着生命的成长,张斌笔下这内生的尤物明确地遮蔽了窗外世间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却毫无保留地敞开了现实历史世界直接刺向她的疼痛或给予她的心喜欢升。于是,这疼痛与心喜欢升便以一种生动而变形的方式将抽象绘成具象,将社会塑成个人,将自我幻化成你和他。在这样的“自我指涉”系统中,由此及彼、由外及内,芸成为了自己,又再生了自己或者你和我——看客,且生生不息。

  当然,这种“自我指涉”系统的封闭性,恰恰不是固守与隔绝,更不是拒绝指涉外部客观世界,而是拒绝不假思索、无须反省、毫无创意的直接指涉,从而造成意识的自动化、认知的固有化。因此,以系统的封闭性来加强符号与客体的对立对抗,才能不断地更新着人们对现实历史世界的认知。正是这“自我指涉性”所引起的不断反思,才导致了这类作品在将观者的注意力停留于作品自身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新意识的功能。张斌的画作同样也没有封闭与隔绝,且在不断地自我更新着。

  在随后的年月里,我们看见张斌游历了欧洲的大小美术馆,游学了古典油画的绘画技法;偶遇了尼德兰画派,巧逢了昆曲《牡丹亭》……张斌欣然道:“杜丽娘眉目流转、低头定格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凡艾克笔下的圣母。这给我极大的触动!美是相通的,我想用画笔达到这种融合。绘画过程中,不只是昆曲,诗词也给我很多灵感来源。”于是,你和我看见了又一轮的再生。“在繁华里寻求宁静,是我一直向往和坚持的。小情绪、小忧伤的东西已经不是全部世界,一种平静宽和,走进画面,想说的、想见的、想做的,不再有所谓,我想这是最真实的成长。”(见张斌油画作品《2013-2016古典技法与中国元素结合系列》&《2015-2016新探索系列》)

  那丝丝缕缕生发于外界世间的相遇、经历、悲喜、痴幻、访古与自见,如《我的美丽与哀愁》、《十三月的照相馆》、《今夜你在哪停留》、《堂吉诃德式的单恋》、《如梦令》、《待月西厢下》、《唯有孤独恒常如新》、《请你庇护我》、《致荷尔拜因》……正以独特、变形而陌生化的姿态打捞着现实中的自我。其中,那些生命个体所饱有的疼痛与欢愉,罪恶与救赎,郁结与清朗,如那枝杈般的血肉筋骨连接着创作者这一世的来去行走,甚至心魂,它深不可测,神秘如渊。

  画作与言说,虽然没有时时展露,但在这些生命表现碎片的起起落落间,作为观者,你是否已经被生动地唤起?

2016年9月6日于北京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斌(油画)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